繼續寫久違的澳門行遊記
回到福隆街,覺得這條小巷規劃地太正了!
尤其是地上的瓷磚,如果沒有這些瓷磚的裝飾
這條街就會失色不少了,
吉隆坡與台北的人行道應該也多鋪一些有特色的地磚,
讓這城市多添一些活力和一點藝術氣氛。
這條街的每一景一物,都好適合偶像劇的拍攝
澳門大部分的小巷都是斜坡,我每天在澳門就是不斷地在向上爬
所以這次的澳門行,有讓我瘦了一些
順著福隆街走下去,就會到瘋堂斜巷了
這裡也是全澳門文化氣息最濃厚的地方
許多的文創基地都分佈在此
建於1601年的婆仔屋,本來是收容戰後流離失所或未婚婦女的收容所
後來被荒廢了一段日子,在2008年,經過文化學者努力地爭取
才成為目前的文創園區
進入婆仔屋就可以見到這兩棵超大的老樟樹
樹上佈滿密密麻麻的附生植物,看起來很漂亮
牆上都被一些枝椏蔓延
小小的文創園區,大概花個30~40分鐘,就可以逛完了
裡面的展覽空間不太大,一間房大概只可以擺5~6件大型的展品
這些展覽空間,主要都是供澳門當地的藝術家展覽
以提升澳門的人文藝術水平
在斜巷上,有一群當地的小學生在演奏
牆上也貼了不少很有藝術氣息的海報
牆上也貼了不少很有藝術氣息的海報
他們都在用西洋樂器演奏一些廣東名曲,像《上海灘》、《千山萬水總是情》之類的
週末的瘋堂斜巷也會有一些創意市集
不過當時的攤販只有你所目及的3,4攤
而且桌上都沒擺什麼東西,
而且桌上都沒擺什麼東西,
看起來超淒涼的,澳門政府要多宣傳這裡,才會吸引多一些人流過來
這裡的創意產業才能獲得發展啊~
這裡不是重要的觀光景點,一般的遊客都不會來這邊
只有像我這種呆太多天的人或當地人才會細細地參觀
你看!就算是週日的街頭
都沒什麼人潮的,如果把這街景放在台北
應該就會人滿為患了
Macau Fashion Gallery,主要展示一些澳門服裝設計師所涉及的服裝
這條街的每一景都很適合拍婚紗照
這一條街以前都是麻風病友聚集的地區,所以不少的建物在以前都是作為醫療或教堂用途的
這也是這條街被名為“瘋堂斜街”的原因
成立於1576年的望德聖母堂是澳門的三大古教堂之一,可惜沒被列入世界遺產之例
我們現在看到的規模實在1886年改建而成的
當時是為身患麻風病的教友服務,因此又被稱為“瘋堂”或“發瘋寺”
有一間中學藏匿在教堂後方
目前這條街還留有一些社福和醫療團體及機構
這棟是澳門一位書法家的工作場所,裡面有展出不少許多他收藏的古董
我參觀的時候,他剛好在畫水墨畫
也像我講解一些畫水墨畫所需要感情、思緒等
可惜他最後沒把那幅畫送給我,看來我是想太多了
很喜歡這棟建築的外型
14 留言
我去过澳门一次,但是没有来到这里。
回覆刪除谢谢你的推介。
下次我也要去!嘿嘿
因為這裡不是著名的觀光景點
刪除你拍的照片很漂亮!!! =]
回覆刪除你每次都回同一句話的?
刪除因为你拍的照片真的很漂亮,光看照片的只是看到漂亮两个字!!! =]
刪除原來如此
刪除原来小学生就这样open在这里演奏…
回覆刪除每次大節日的時候,
刪除大馬也可以看到小孩在當街表演啊
他们的木窗及门很美丽,差不多和瑞士的一样!有机会我也要去那儿走一趟
回覆刪除瑞士跟澳門有差吧~
刪除兩邊的建築風格都不太一樣的
wow, it looks like it'd be fun to wander around these streets, admire the buildings and discover whatever is on the next corner :D
回覆刪除me too
刪除heritage zone in Macau it's so beautiful
澳門是一個我們會一再回去的地方,雖然地方不大,但很有味道。喜歡到普济禅院去,喜歡在大街小巷裡亂走,逛累了就坐巴士到商場吹吹冷氣,呵呵。
回覆刪除但這次我差不多走遍了整個澳門
刪除短期內不再會想踏入,想去別的地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