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機場過夜經驗分享|轉機怎麼睡?凌晨餐廳、美食廣場與餐飛機餐真相



香港機場是全球最繁忙的樞紐之一,但你有看過凌晨時段的它嗎?空曠的接機大廳、亮著燈卻無人身影的出境櫃台,一整個靜得像是災難電影中的場景。如果不是親身體驗,真的很難想像這繁忙機場的寧靜樣貌。而這樣的畫面,只有夜宿機場的旅人才能見到。

為什麼選擇睡機場?

這次是因為轉機的關係,我選擇隔天早上8點的班機回台灣,想說不如順便在香港玩一下,就自己付了機場稅,把回程延到隔日。雖然也考慮過住機場飯店,但價格不便宜,最後決定乾脆在機場過夜省一筆。其實這也不是第一次睡機場了——之前睡過新加坡樟宜、吉隆坡KLIA,這次是第三次,默默累積了「機場睡客」的小成就感。



宵夜覓食:香港7-11微波點心初體驗

據說管制區內雖然舒適但好位子早就被霸佔,我們凌晨12點半才回到機場,乾脆在外圍的接機大廳找地方休息,順利在五樓麥當勞旁找到椅子,準備熬過這晚。

不太想吃速食,就跑去7-11找找香港限定的宵夜,挑了HKD12.5的點心拼盤,裡面有牛肉丸、蝦餃和燒賣。雖然份量迷你,微波過頭的皮又硬又油,肉餡味道也偏重,但總算是有嚐到「香港味」。原本期待吃添好運,結果飛機delay,只好先這樣囉~




午夜機場探險:飛機模型與夜晚乘客潮

宵夜過後,我在幾乎空無一人的大廳閒晃,看著經典的萊特兄弟飛機模型,再怎麼看都不膩。


凌晨2點過後,幾班韓國廉航陸續抵達,機場瞬間出現一波「地墊乘客潮」,不少人像我們一樣準備在這裡熬夜。


機場此時只有麥當勞和7-11還亮著燈,其餘全關。與新加坡、吉隆坡機場相比,香港機場算不錯了,至少燈沒全熄,還有警察定時巡邏,安全感高了不少。就這樣在長椅上小睡了一小時,稍微補點眠。


清晨時分:翠華早餐迎接新的一天

凌晨5點,人潮與機場廣播聲慢慢湧現,睡意全消。簡單梳洗後,立刻查哪些店已經營業,發現管制區內的美食廣場有幾家是24小時營業的,就決定早點過海關。

直奔七樓美食中心,排了15分鐘後選了翠華茶餐廳的早餐套餐:玉米帶子粥+荷葉飯+熱紅茶,HKD45。這份量還真不是蓋的,光看就覺得滿足。




荷葉飯則是意外的驚喜!米飯香氣十足,裡頭有叉燒、臘腸與雞翅膀,調味剛剛好又不會死鹹,是整份餐最讓我滿足的一道。




相較之下,朋友點的麥皮+火腿香腸+馬鈴薯泥組合看起來就比較陽春。尤其那碗麥皮,味道實在太淡,感覺就是在喝熱水泡穀粉⋯⋯


出發前的最後一站:北衛星客運廊

準備登機時,發現我們的班機安排在較偏遠的北衛星客運廊,需要搭接駁巴士過去。原以為那邊沒什麼設施,沒想到上去之後發現還有不少餐廳和商店,規模不輸正館,香港機場果然有料。


登機前再補一覺 & 超鹹飛機餐的回憶

由於距離飛機飛行的時間還很早,我跟朋友又在這裡繼續睡了下,大概7.45分就開始搭機了


找個位子再眯一會兒,7:45開始登機。這次搭的是港龍航空(現在已併入國泰),機型不大,人也不多。我一上飛機就昏睡,完全沒注意到起飛。


被空姐叫醒吃早餐,送來的是炒麵⋯⋯但這應該是我吃過最咸的飛機餐之一,吃兩口就放下了。看看前後乘客也都剩一半就放棄,果然不是只有我這麼覺得。

落地台灣,準備迎接現實

10點多,平安抵達桃園機場。看著窗外的景色,不禁感嘆這短暫的香港轉機行已結束。吃了幾樣懷念的港味、美景沒看成、也沒睡飽,但依舊覺得值回票價。該收拾心情,準備迎接接下來的忙碌生活啦!

張貼留言

2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