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引,有一家無菜單預約制餐廳格外特別——餐桌上吃到的豬是他們自己養的,海鮮和魚則是老闆親自出海釣回來的。這家餐廳由一對年輕的返鄉夫妻經營,從產地到餐桌完全一條龍,連店內的木桌也都是他們親手打造。這就是今天要介紹的:泰利食堂。
他們的理念是盡可能使用在地食材,除了自己生產的肉類與海鮮外,像是蔬菜、繼光餅、飲料等,也都找當地店家或農戶合作,讓客人品嚐最真實、當季的東引滋味。
泰利食堂-想來用餐記得先訂位
來到東引,因為船班的關係,在這裡一定最少會吃到三餐(早餐、午餐和晚餐)才會離開。以一個外島而言,東引雖然餐廳數量不算少,但能跟著google地圖顯示的時間正常營業不多,為了避免吃不到想吃的餐廳,建議來東引前最好先預定餐廳。
像泰利食堂這類採預約制的店家東引餐廳的主流,在東引想吃豐盛的晚餐,訂位在這個動作是不可少的,我在出發東引前兩個禮拜就透過FB訂位。泰利食堂一天就只做三輪生意,分別是12:00、17:30及19:30,預約時老闆娘會問有沒有飲食禁忌。
泰利食堂-店面環境
泰利食堂就位在東引最熱鬧的中正路大斜坡上,門口模仿馬祖坑道風格,牆面塗上迷彩塗裝,充滿戰地風情。地上甚至還有投影店家 logo,夜晚點燈後格外吸睛。
才剛推開店門,泰利食堂的老闆娘就跑出來迎接了,真的非常熱情。
店內空間不大,裡面就六張桌子,大概只能容納30人上下,不過老闆娘也說非必要也不會接這麼多客人,他們開店主要是招呼來東引的遊客,讓他們可以吃到東引最在地、最當季的美食,賺錢反而是其次。雖然他們是做無菜單料理,但也接單人或雙人用餐,這裡消費都是算人頭的,每位600元。
泰利食堂-店主背景與餐廳誕生的故事
餐廳旁邊還掛著一套賽車服,原來老闆本身是專業摩托車手,甚至旁邊的牆壁也貼滿他之前在各地賽車和釣魚的照片,老闆是在地東引人,而老闆娘則是高雄人,老闆在結婚生子後就決定回去東引發展,當個返鄉青年。對於願意回鄉發展的年輕人我都一律給予極高的敬意,而且還帶了從小在都市發展女孩一起回鄉,尤其是在交通不便且發展機會不多的東引,當初要下這個決定,一定非常不容易。
一進入店面,目光肯定會被這塊大石頭給吸引,老闆娘說這個地下室是他們決定開餐廳時才開挖的,結果才開挖沒多久就遇到這塊大石頭了。來東引玩就會發展這個小島幾乎都是由石頭所構成的,海邊、山壁都是這類大塊的石頭,而且這塊還是比花崗岩還要硬的閃長岩,是要用炸的才炸得掉,因為老闆的家就在樓上,怕炸得時候石頭沒事,家卻倒了,所以就選擇把這塊大石留住。幸虧挖到下面就沒有其他大石頭了,就有了眼前這家非常熱情的餐廳,餐廳樓上則是他們的住家。
我跟友人是當天最後一批的客人,這個批次就只有4組客人,入店的時候,老闆就先把準備好的菜色想擺上桌,不讓客人久等,深怕客人餓到。
泰利食堂-店內餐點
餐前飲料
每桌都會擺上一大壺的冰冷飲料來送餐,當天附的飲料是唐寧的冰伯爵茶,如果是夏天來的話,配得就是馬祖特產的金銀花。
除了套餐附冰飲外,店內還可以單點一些在地的酒精飲料,有東湧陳高、長岐山地瓜少、熱老酒和馬祖限定的藍眼淚葡萄酒供選擇。
法式繼光餅
老闆娘在上菜的時候,就會為顧客一一介紹桌上所有的餐點,剛入桌目光馬上就被這個用鳥籠裝的法式繼光餅所吸引,有點小浮誇。平時在馬祖吃到的繼光餅都是大大一顆、下鍋油炸的「馬祖漢堡」,吃起來鹹香兼具但略顯油膩。而泰利這裡的繼光餅就不一樣,是馬祖唯一把繼光餅作為前菜冷吃的店家,他們請東引唯一的麵包店-欣欣烘焙坊幫忙製作繼光餅,為了怕大家吃了繼光餅就吃不下後面的菜,也把尺寸縮小,同時不撒上芝麻,避免出現芝麻粒掉滿地的窘境。
打開繼光餅來看,裡面夾了一大片的冰奶油,還有泰利食堂自家養的豬肉製作的豬肉凍,再配上莓果醬,吃起來冰冰的且帶甜甜的滋味,雖然奶油很大塊但吃起來不油膩,是個很不錯的前菜,很像吃西式料理都會吃到的餐前麵包。裡面的豬肉凍雖然很特別,但我感覺年輕人或常吃異國料理的人會比較喜歡,平常只吃台式、中式料理的人可能就不太習慣。
淡菜莎莎餅、炒花枝
淡菜莎莎餅也是泰利食堂獨創的菜色,將馬祖在地的淡菜簡單水煮放涼後,再配上洋芋片和莎莎醬,吃起來蠻有趣味的,而且也將淡菜煩人的的足絲都去得很乾淨,可以看得出泰利食堂的老闆很有創新精神,試圖讓馬祖的傳統食材用新穎的形式呈現給客人。途中左邊的菜色為炒花枝,是老闆當天所釣到的大花枝,簡單地用蒜頭、青蔥和辣椒清炒。
淡菜莎莎餅因為加上莎莎醬的因素,淡菜吃起來酸酸甜甜的,除了厚實的淡菜肉外,還有脆脆的洋芋片,吃起來口感非常特別。不過我個人覺得馬祖的淡菜非常好吃,如果是簡單清蒸熱騰騰地上桌,我會更喜歡。不過老闆娘也有提到大家來馬祖通常都會吃桌菜,淡菜、繼光餅等都是遊客在馬祖都會吃到的東西,他們不希望遊客在馬祖旅遊都一直吃到同樣的味道,所以才致力於發展新的吃法,希望讓遊客們在結束馬祖旅遊後,還能記得泰利食堂的味道。
這道炒花枝也是讓我非常驚艷,可能是現釣的緣故,花枝的味道非常地濃郁,雖然是使用大花枝,但是做菜之前有先用機器絞打過,破壞肉的筋性,所以咬起來一點都不費力,配上蒜頭、青蔥和辣椒地簡單清炒,非常地好吃。
上菜上到一半的時候,老闆娘也會出來跟大家自我介紹和簡單述說泰利食堂的歷史,也向大家說明為何會開始預約制的無菜單料理餐廳。主因是東引沒有菜市場,這裡的海鮮都是依靠漁民這幾天的捕撈成果,新鮮的豬也要島民最近有殺才有,肉攤直接擺在家門口,再請鄉公所廣播通知大家有新鮮豬肉可以買;漁貨也一樣,漁船到港後,廣播會通知現在有什麼魚種可以買。因為東引的新鮮食材獲得有太多的不確定性,所以這裡有不少餐廳都會採預約制,以確保餐廳有足夠的備貨可以招待客人,採用無菜單料理的形式也是因為不確定當天有什麼食材,萬一顧客在菜單上看到想吃的料理都沒有,肯定會非常掃興。
酥炸紅糟白帶魚
這道酥炸紅糟白帶魚上桌的時候,老闆就說這道菜是功夫菜,也是今天所有菜色中花最多時間處理的菜,原本我還想說不就是白帶魚嗎?處理起來有什麼困難的?
每條白帶魚的個頭都不小,一口咬下終於明白老闆為何說這道菜非常耗時了,因為裡面一根魚刺都沒有。我因為工作的關係經常往基隆跑,一年下來也吃了不少的白帶魚,所以知道白帶魚是刺超級多的魚種,老闆一定是非常地細心處理才可以做到一根魚刺都吃不到的程度,真的要帶感恩的心去吃這道菜。白帶魚加上紅槽一起醃製油炸,味道非常地搭配,雖然有點放涼了,但是外層的酥脆感依舊,內裡的魚肉也保有肉汁,非常地外脆內嫩。
清炒絲瓜
蔬果類在東引非常地珍貴,因為東引的土地非常貧瘠且天候狀況常常不好,蔬果種植不容易,但能夠在馬祖順利生長且結果的蔬果都會非常地好吃,之前吃過馬祖的高麗菜和蘿蔔,都讓我印象非常深刻。沒想到這道清炒絲瓜的絲瓜也表現非常不錯,吃起來非常地清甜爽脆,它的醬汁也非常下飯,因為這道菜我也多吃了一碗飯。
九層塔炒馬祖花蛤
所謂的花蛤就是我們常吃的海瓜子,平常我們在台灣本島吃到的海瓜子通常都是冷凍的,這裡則是現撈的,這道九層塔炒馬祖花蛤是現鈔熱熱地上桌,因為是新鮮的花蛤所以調味沒有平常在熱炒店吃的這麼重口味,可以吃到花蛤的鮮甜滋味,雖然花蛤我覺得沒有平常在馬來西亞吃的這麼鮮,但貝類特有的味道還是有的,連醬汁都有貝類的鮮甜,跟剛剛的清炒絲瓜一樣都是很下飯的菜色。
鮮蝦粉絲煲
這道鮮蝦粉絲煲幾乎也是泰利食堂的定番了,看了不少這家店的食記,發現大家都有吃到這道菜。蝦子的個頭不算小,而且非常地新鮮且好剝殼。
不過我覺得下面的粉絲比鮮蝦更好吃,裡面吸滿了蝦子和醬汁的味道,還有簡單先用洋蔥和雞蛋簡單地炒過,吃了一口就停不下想繼續再吃下一口。
煎魚
來馬祖也不能不吃當地的魚,泰利食堂的魚都是老闆親自釣上來的,所以每天可以吃到的魚是不一樣的。而且在東引釣魚不是搭漁船出去,島上沿海都是峭壁,而是要準備全副武裝,在峭壁旁表拉繩垂降到最底下來釣魚,釣完後還要在爬回上去,沒有大家想像的這麼簡單。
雖然當天只有我跟友人兩人用餐,但老闆還是很大方給了半條的煎魚。我個人對魚的品種沒有做太多的研究,雖然老闆娘有介紹,不過我也忘記是什麼魚了,只記得這道煎魚表現也不錯,肉質非常地細緻,醬汁也調得剛剛好,底部也都煎得脆脆的,吃起來很像餅乾,老闆收桌時看到我們把魚吃得非常乾淨也忍不住驚呼了。
鮮魚湯
最後的一道鹹食是魚湯,這道湯品也是會隨著每天備的料而有所不同,當天配的是下午釣的魚,配上簡單的薑絲和九層塔熬煮的湯。魚湯的味道喝起來就是很純粹的鮮魚味,再有些許的薑絲和九層塔味,讓這道湯品喝起來的味道更有風味。裡面的魚肉吃起來也是非常地細緻鮮甜,不過魚刺蠻多的。吃完這麼多道菜,再配上這碗湯,真的吃得超飽的。
甜品-米糕粥
原本都以為吃完了,準備要離開結賬的時候,老闆就說還有甜品還沒上,就把我們趕回桌,馬上為我們送上冰冰涼涼的米糕粥,因為有冰鎮過所以吃起來冰冰涼涼的,整體調味沒有很甜,是不錯的甜點。

在喝飲料的時候,才發現他們的玻璃杯還印有店家的logo。
這個標語非常可愛
泰利食堂-整體用餐心得
當天總共吃了9道菜,再配上一壺茶飲和甜品,我自己覺得一個人600元的收費是非常值得的,而且大部分的菜色都是以新鮮海產為主,所有東引的美味幾乎都集合在大家的餐桌上了。吃飯的過程老闆也會不斷分享這裡的故事還有生活的點滴,甚至我們用餐的桌子也是他們夫妻用漂流木手工打磨、上漆製作,真的不得不佩服他們自給自足的精神。雖然店家一直強調「自己的豬自己養,自己的魚自己釣!」但可惜這天吃起來,只有法式繼光餅的豬肉凍有用到豬肉,我也想試下他們的豬肉的滋味,看來真的是逼我要下次再來這裡試試這裡豬肉了。雖然牆上有寫是接雙人以上的合菜,不過這裡其實也只接單人客,當天就有一組客人是單人的,而且給的份量也不少哦。
泰利食堂
地址:連江縣東引鄉樂華村135-1號
營業時間:每日18:00-21:00
營業時間:每日18:00-21:00
聯絡電話:0986-803-363
馬祖美食相關文章:
- 馬港,來這裡必吃的馬祖漢堡和比薩大王的老酒麵線+淡菜
- 介壽獅子市場,馬祖媽媽們的廚房
- 阿婆魚麵店,來北竿塘后必嘗馬祖特色麵食
- 依嬤的店,一人也可以吃遍馬祖美味的餐廳
- 萬家香二店,超級有勁道的「狗麵」及口感絲滑柔順的「扁肉」,在地麵食早餐。
- 台馬小吃,這裡馬祖最好吃的蒸餃,老酒麵線與紅糟肉串表現也不錯。
- 蝦寮食堂 -牛角,馬祖特色超人氣海鮮餐廳,老酒系列蒸海鮮必點~
- 邂麵囉 (邂謝麵/朝露麵)- 獨特東引陳高牛肉麵與紅糟餛飩的微醺滋味。
- 好列豆漿 - 東引名氣最大的早餐店,特色紅糟燒餅、南瓜燒餅與米漿加燕麥。
- 壹參捌餐坊 - 東引在地風味個人套餐,獨旅也能自在享用馬祖美食。
- 泰利食堂 - 一桌嚐盡東引美味,年輕夫妻返鄉打造的海島餐桌日常。
馬祖住宿相關文章:
馬祖散策系列:
- 搭上立榮航空飛馬祖|第一次國內航班初體驗,搭小飛機好新鮮!
- 走進馬祖的歷史心臟|介壽村與八八坑道,感受最純粹的戰地風情與歷史記憶
- 馬祖夜遊散策|走進介壽村(山隴)日常:巷弄、信仰與宵夜觀察記
- 馬祖劍碑、媽祖廟與媽祖文化園區|尋訪馬祖信仰源頭,感受戰地島嶼的歷史脈絡
- 馬港美食散策|在地人也推薦的馬美食,一起走進馬祖舊門戶的時光味道
- 北海坑道|走進軍事遺跡,也是全馬祖唯一保證可以看到藍眼淚的地方
- 從福澳港出發,搭船前往北竿島的一段航程記憶
- 參與台灣好行北竿路線遊(上)|塘后沙灘、后沃村、橋仔聚落
- 參與台灣好行北竿路線遊(中)|壁山觀景台、坂里大宅,觀賞北竿風景的好去處
- 參與台灣好行北竿路線遊(下)|芹壁聚落,號稱是馬祖地中海的聚落
- 塘后聚落漫步與魚麵初體驗|探索北竿最寧靜的街區
- 枕戈待旦紀念公園+津沙聚落|眺望海峽的戰地意象,漫步在馬祖版小九份石頭村
- 牛角聚落與牛境峰|探索馬祖最純樸的漁村風景與信仰地標
- 新臺馬輪搭乘攻略|基隆往返馬祖的最佳交通船選擇,臥舖舒適度與船上設施完整介紹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