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馬祖最美燈塔|純白異國風的東引島燈塔與烈女義坑,意外闖入隱秘的棒棒爐遺址的冒險記


每次在網路上搜尋馬祖的美景時,東引島燈塔(東湧燈塔)的美照一定是排在搜尋結果的前幾名。這座純白色的燈塔,矗立於東引島東北方的世尾山的峭壁上,不僅是馬祖列島的極東之地,也是唯一建在懸崖峭壁上的燈塔。13公尺高的磚造建築,展現少見的歐風典雅,也是中華民國疆域最北端的國定古蹟。這次來到東引,我最期待的,就是親眼見到這座美麗的地標。


東引島燈塔的故事:從沉船意外到國境之北的夜明珠

東引島燈塔建於1901年,並於1904年4月正式完工。當年因英國商船「蘇布輪號」在東引附近觸礁沉沒,雖人員皆平安,但經濟損失慘重。隨著往來船隻日益增加,才促成了這座燈塔的興建。燈塔曾於1988年被評定為國家三級古蹟,並在2016年升格為國定古蹟,成為馬祖重要的地標之一。

東引山路驚魂:前往東引島燈塔的挑戰

因為東引島燈塔位在東引島的最西段,騎車前往燈塔的路途中,一路上會經過許多東引島東部的重要重要景點,包含安東坑道、一線天、烈女義坑等。東引的地勢非常崎嶇,前往這些景點的路途都是狹窄蜿蜒的山路,兩旁多是低矮植物與芒草,沿路可以看到非常壯麗的海景和山景並列,每次拐彎都害怕一個不小心會滾下懸崖直達大海,真的讓人心驚膽跳。

其實一路上每個景點我都想要參觀,不過我跟旅伴平時在台北都不太常騎車,東引的地形讓我們快出現懼高症的現象,尤其在離開安東坑道之後一路上都是這樣的地形,所以還是快快騎到最遠端的東引島燈塔再做打算。

旅途中的軍事記憶與伏筆

沿途不時可見軍事標語,濃厚的戰地色彩仍舊瀰漫於東引的每一個角落。

接近燈塔時,在烈女義坑附近,我們還發現一座孤零零面海而立、看似破敗的建築,立刻打算等參觀完燈塔後再探訪(小小伏筆先留下)。

抵達燈塔入口:一場汗水與陽光的挑戰

燈塔前有小型停車場,但真正的挑戰從這裡才開始。當天艷陽高照,島上幾乎沒有遮蔭,陽光炙烤下,帽子、防曬乳、外套和充足的水分成了必要裝備。

走了一小段路,首先見到大石上紅字寫著「燈塔」,但別高興得太早——真正的燈塔還有十多分鐘的路程。

再往前走一些,就是東引島燈塔的大門了,這裡雖然是免費景點,不過是有開放時間的限制,每日開放時間是09:00至17:00,公休日是星期一,大家要注意安排時間。

在東引塔燈塔入口旁的空地,有座寫著「太白天聲」的牌坊。

站在「太白天聲」的觀景台,看似出去都是蔚藍的汪洋,潮水隨著大浪拍打著岩壁,傳出響亮的拍打聲,我想這就是「太白天聲」這名稱的由來吧~不過整個東引因為地形的關係,很多類型的景點。

在下方近海岸的峭壁還有一座軍營,駐紮在裡面的阿兵哥,每日的生活就是伴隨著潮水聲一起生活。

獨自出發:挑戰炙熱的階梯

同行的旅伴被剛剛硬核的安東隧道給嚇到,抬頭看到前方又是無止盡的階梯,就說不想爬上去了,我便獨自踏上通往燈塔的階梯路。

過了「太白天聲」就是又開始無止盡的爬坡過程,這這段路不像安東坑道那樣規整,陡峭又直曬太陽,一邊汗流浹背一邊懷疑人生,好幾次都想原地放棄,幾乎每個階梯都我都我的汗水。

眼前的美景:如夢似幻的純白燈塔

大概走了十多分鐘,我這一趟旅程一直想看的東引島燈塔終於出現在我面前,僅有13公尺高的白色燈塔,算不上壯觀,但全白的歐風建築,搭配藍天和大海,真的有彷如在希臘愛琴海的錯覺。這裡跟馬祖常見的軍事迷彩風格截然不同,現場氛圍超乎預期的浪漫與純淨。

燈塔本身雖不開放內部參觀,但遊客可走上階梯至燈塔門前拍照留念,證明自己有抵達過中華民國疆域內最「靠北」的燈塔。


要看到東引島燈塔的最美的角度,還需要稍微往上走到燈塔管理員的宿舍,燈塔內的公共廁所也是設在那邊。階梯旁還有清朝時期留下來,刻有「閩海關 東湧鐙塔」的石碑。這邊的樓梯也是有些陡峭,幸虧旅伴沒有跟著上來,不然他一定受不了這裡的陽光和無止盡的階梯而呱呱大叫。

沿著山坡的建築都是漆成白色的,讓現場的氛圍真的很有異國感,難怪疫情期間這麼多遊客會搶著到馬祖這裡感受「偽出國」的氛圍。

爬到上面,可以看到東引燈塔矗立在東引島的東邊峭壁之上,周圍除了燈塔建築外就沒其他建築了,很有天涯海角的氛圍。可以想像在冬天或颱風季節過來時,這裡的風勢有多可怕。


在上方有小小的展示廳,展示一些東引島燈塔的老照片和打卡擺設,不過當天室內空間的冷氣並無開放,建築內部比外面來得更悶熱,我進去看一眼就受不了裡面的熱氣,趕快出外透透風,到一旁的廁所潑個冰涼的自來水來降溫。


整個燈塔的建築群迷你又可愛,白色的外觀跟碧藍的的海水非常相襯。

在這裡還有擺放一些氣象觀察儀器,畢竟這也是有在正常運作的燈塔。寫到這裡想起這十年來,中華民國各地裡極點的燈塔我都去過了,不過不是每一篇都有寫成文章,看來有機會要翻翻就照片來緬懷一下了。

大概在上面待了近20分鐘休息後,是時候要下去「太白天聲」跟旅伴回合了。其實穿過燈塔園區,還有另一個方向的下坡步道,可以直接通往等下要去的烈女義坑。不過為了更旅伴會合,還是走原路回去。

轉往烈女義坑:懸崖絕景與意外發現

參觀完東引島燈塔後,就騎車到不遠處的「烈女義坑」。烈女義坑是東引最著名的悲壯故事景點,相傳一名女子為躲避海盜侮辱,絕地跳崖自盡,為了紀念她的英勇,居民將這裡命名為「烈女義坑」。

這個景點不大,就是一個短短步道延伸至到懸崖邊緣,眼前就是壯闊的峭壁,懸崖下拍打的海浪,在陡峭的岩壁共鳴下,迴盪的浪聲非常地響亮,讓人感到怵目驚心,陣陣的海風呼嘯而來,強勁的風速都快讓人站不穩。

誤闖神秘「棒棒爐」遺址

離開烈女義坑,我們又回到了剛剛路過、懷疑是破廟的地方。現地有一股遺世獨立感,當時用手機的Google Maps搜尋,查到「紫澳張將軍廟」,還以為指的是這棟建築,就更旅伴騎車下去看看。

中國風的建築風格,當時只覺得這裡很荒涼、風景很好,並不知道這裡其實大有來頭。

走進一看,發現建築內部就只有寫著「浩氣長存」的匾額落到地上外,什麼都沒有了,因為感覺建築內部非常破舊,四周也都是雜亂無章的雜草,就沒再進去深入。

在晚餐時分跟在地餐廳的員工提及這裡的時候,他們才說起這裡其實是廢棄的軍方火葬場,島上有軍人不幸死亡,即送到這裡火化,阿兵哥並將稱為「棒棒爐」,而棒棒爐,是軍中官兵私下在據點用來煮開水、煮火鍋使用的簡易瓦斯爐,這個火葬場在1986年之後就已經停用,但在地居民都知道棒棒爐的來歷,所以不會踏進。而現場因為沒有任何的告示,加上又位在主要景點的周圍,像我跟旅伴這種不知道在地故事的居民,就不小心誤闖了。

不過我跟旅伴是懵懂無知闖入的,進入也沒做出失禮的事,只是大概看外圍一圈就離開了。在馬祖處處都有告示牌說明地方故事,這種對地方有特別意義的場所卻什麼都沒有,我相信有不少像我一樣不知情的旅客都會不小心誤闖,倒是希望在地政府在未來可以立個告示牌簡單告知下建築以往的用途。

天涯海角的東引島

東引島燈塔不愧是馬祖最美、最有異國感的地標,走到最頂端,看到一望無際的蔚藍大海,真的覺得一切辛苦都值得了。烈女義坑的悲壯故事也讓人動容,至於意外闖入的棒棒爐遺址,則讓這趟旅程添上了一絲神秘色彩。

東引這座島,不只是邊陲的孤島,它記錄了戰地歲月、天涯地角的孤寂,也有著數不清的生命故事。如果有機會,我還想在更涼爽的季節,再來一次東引,靜靜走完這些堅韌又動人的土地。
📌 延伸閱讀|馬祖旅遊全攻略

🧳 馬祖旅遊懶人包:
馬祖自由行總整理|必吃美食、散策、住宿、北竿台灣好行全收錄

🍜 馬祖美食推薦:
馬港|馬祖漢堡與比薩大王的老酒麵線+淡菜
介壽獅子市場|馬祖媽媽們的廚房
▸ 中新小吃|阿兵哥與在地人的家常味
依嬤的店|獨旅也能吃遍馬祖
萬家香二店|狗麵、扁肉等在地早餐
台馬小吃|蒸餃、老酒麵線與紅糟肉串
蝦寮食堂|牛角老酒蒸海鮮超人氣
福臨老酒麵線|馬祖微醺早餐,搭配地瓜餃
▸ 阿婆魚麵|北竿塘后特色麵食
邂麵囉|東引陳高牛肉麵與紅糟餛飩
好列豆漿|東引人氣早餐:紅糟燒餅、南瓜燒餅
壹參捌餐坊|東引個人套餐推薦
泰利食堂|東引海島風味家常桌菜

🏠 馬祖住宿推薦:
星海芝家民宿|地點方便、房間大又乾淨
印象海風民宿|溫馨又親切的南竿住宿
隴之悅驛宿館|介壽村高評價住宿,有電梯接送早餐


張貼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