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金城鎮浯江溪口的建功嶼,這座面積只有500平方公尺的小島,因為擁有摩西分海地奇景,在漲潮時是一座孤島,退潮時出現隱藏的陸路,成為近年金門最熱門的景點之一。登上建功嶼的唯一方法就是步行過海,潮汐的緣故,因此每日適合登島的時間都不一樣,建議在登島前,可至金門觀光局的網站先查詢適合登島的時間》》點我《《
很幸運地,在我來訪金門的期間,適合登島的時間是下午4點至6點間,是個太陽不太曬,又有絕美夕陽可看的時機,在抵達延平郡王祠旁的海岸,就可以看到金門本島與建功嶼之間因為退潮,出現了一條陸橋,上面也已經有不少遊客早已開始上路了。
在夕陽餘暉的照耀下,這裡的風景真的太漂亮了,讓我在路上一直不停的拍照。提醒要來建功嶼,要穿上一雙不怕濕也不怕髒的鞋,雖然石板路因為退潮已完全露出,但是路面上還有一些泥水,所以路上是蠻溼滑的,那些泥水都會隨著步伐噴濺到鞋子跟褲子上,石板上也長了許多的蚵仔,所以走路要非常小心,千萬不要讓自己跌倒,因為跌倒一定會被路面上的蚵仔殼給割傷。
在海中央,有個知名的裝置藝術-牡蠣人,這4尊高達3公尺的巨大裝置,是在2013年8約豎立出自芬蘭建築師馬可‧卡薩格蘭(Marco Casagrande)之手,是馬可在金門遊玩時,看到金門的海岸在退潮時,總會看到泥灘地上有許多人在挖石蚵,因而製作這擁有濃烈在地養蚵文化意象的裝置。
雖然這石板路的長度並不長,因為四周風景太漂亮,加上路況的關係,走了接近20分鐘才成功抵達建功嶼。
這裡也被稱為W038據點,目前還立有石碑。
從建功嶼看摩西分海的景象
這裡所有建築的外牆都漆上迷彩色彩,述說以前軍事基地之背景,因建功嶼扼守浯江溪的出海口,也位處金烈水道的中央,在清末民初,當地居民會將痳瘋病患移入島內,任其自生自滅,所以被稱為「痳瘋島」、「汰孤礁」。
在冷戰兩岸對峙期間,這裡重要的地理位置,在1949年也被軍方選為建設基地,利用其地勢構築軍用工事及碉堡,而成為堅固嚴密之海島要塞堡壘,控制大小金門間的金烈水道。在兩岸關係和緩及1997年金門防衛指揮部為因應地區「精實案」,撤守駐軍建功嶼也卸下起軍事任務,在2002念開始轉為向民眾開放,讓遊客可以在此體驗戰地風情。
目前建功嶼仍存有五個碉堡,另外還有瞭望哨、廚房、電台室、政戰室、營舍等,在這裡可以清楚地眺望金門本島及烈嶼,還有一咪咪的廈門海岸線。
因為今天登島的時機非常好,所以遊客真的很多,若登島時間若在凌晨或中午,上來的遊客數量應該會少很多。
在這裡晃了快一小時,要趕在漲潮之前回來,來登島可要記得潮汐時間,之前在新聞看過有遊客困在島上的新聞,不過今天的遊客很多,跟著遊客的步伐,也很難會不注意要離島的時間。
又經過這標誌性的牡蠣人
鱟是金門潮間帶的代表性生物之一,聽說在金門遭到大肆開發前,走在金門的海灘都可以看到鱟的身影,不過隨著海岸的開發、以及早期物質不足大量捕撈之故,現在在金門也很少看到鱟的身影了,僅能依靠這些裝置來想像鱟群經過這片海岸的身影。
金門的夕陽真的很漂亮,每次看到都會讓人感到讚嘆。
金門旅遊懶人包:
金門台灣好行相關文章:
金門美食景點相關文章:
金門美食景點相關文章:
- 永春廣東粥 @ 金城鎮,來金門必嘗的綿密好滋味
- 老爹牛肉麵 @ 金湖鎮,來到金門山外必吃牛肉麵
- 生記餛飩麵 @ 金城鎮,金門在地老餐廳
- 榕榕園拉麵館(金城店) @ 金城鎮 ,湯頭清澈但帶有深蘊的牛肉麵
- 滿煎糕 @ 金城鎮,金門道地口味曼煎粿(麥仔煎)
- 蚵嗲之家 @ 金城鎮,金門超人氣的老店家,蚵嗲與芝麻球都好吃~
- 俊輝燒物 @ 金城鎮,金門最具氣氛的燒烤店,宵夜的最好選擇。
- 吉祥餐飲 @ 金城鎮,體驗金門獨特的蚵仔麵線及肉捲
- 嘉年華冰菓室 @ 烈嶼西方社區,舊理髮店改造的文青冰店
- 金門住宿-如一家精緻民宿(書院館)
- 九宮坑道(四維坑道),小金門必參觀的景點,全台灣最特別的遊客服務中心
- 湖井頭戰史館、雙口海岸 - 感受兩岸軍事對峙風情,觀看廈門天際線
- 浯江書院-唯一僅存的金門大型書院,金門鬧區中的寧靜清代古蹟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