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四鄉五島中,最偏遠的就屬位於東北方的東引,也是台灣最難抵達的鄉鎮之一。前往東引的方式,僅有從基隆或馬祖南竿搭乘新臺馬輪或臺馬之星,且大多數日子一天只有一班船進出。即便是從南竿出發,也需要航行約兩小時才能抵達。因為位置偏遠、交通不便,也成為許多阿兵哥抽籤時最害怕被派駐的地方。
【快速導讀】
- 交通方式:搭乘新臺馬輪或臺馬之星前往,每日僅1~2班,航程約8小時(基隆出發)或2小時(南竿出發)。
- 必訪景點:東引燈塔、安東坑道、中路老街、忠誠門、中柱島、西引靜伏鱷魚。
- 必吃美食:好列豆漿早餐、邂麵囉 (又名朝露麵)、泰利食堂、壹參捌餐坊。
- 注意事項:受天候影響容易,航班停開可能會「關島」數日,建議後續工作或其他行程預留彈性。
- 體驗亮點:戰地風情濃厚的海上孤城、超美的藍天碧海景致、關島期間的孤島生活紀錄。
抵達東引:初見北方小島
在之前介紹新臺馬輪的文章中有提到,從基隆出發到東引的船班通常是前一天晚上十點啟航,抵達時間大約是隔日上午六點多或九點(依當天航程是先到東引還是先到南竿而定)。
由於東引的公共交通並不便利,加上每天進出東引的船班僅有一至兩班,因此大部分民宿都會貼心提供碼頭接送服務。這次也不例外,船一靠岸,民宿老闆立刻打來電話,約在碼頭會合,接著便載著我們前往當天入住的民宿。
這次住宿的民宿就位在東引最熱鬧的中路老街最上段,地點算是方便,地點相當方便。因為地勢較高的緣故,民宿外就能眺望到漂亮的海景和市區景致。
好列豆漿:東引人氣早餐店初體驗
一抵達民宿卸下行李後,我沒多作停留,馬上直奔中路老街上的好列豆漿這家早餐店可以說是東引最有名的,特色餐點如紅糟燒餅、南瓜燒餅,以及米漿加燕麥,都是大家來東引必嚐的在地美食。
原本以為自己行動夠快,沒想到一到現場,店門口已經有不少動作俐落的排隊客人了。小提醒:店家的服務態度並不特別親切,多問幾句就容易感受到不耐煩和大聲回應。不過後來在東引待了幾天,發現其他店家也差不多這樣,於是也就見怪不怪了。
買了肉鬆蛋餅、紅糟燒餅、南瓜燒餅和燕麥米漿回到民宿享用,但老實說,一入口便有些小失望。整體味道偏普通,屬於中等偏下的水準,個人認為不值得特別排隊朝聖。可能因為老街上另外兩家早餐店是連鎖經營品牌,網路聲量自然不如好列豆漿來得高。但如果沒搶到想吃的品項也不用太難過,因為——真的很~普~通~。
與警察的意外茶敘
吃完早餐,簡單梳洗後小瞇一下,就開始這天的東引行程。民宿位置接近東引派出所,拍了幾張市區照片後,竟被派出所裡的警察叫住了。
原本以為發生什麼事,結果警察笑著說,剛泡好茶,看到疫情開放後國旅大減,好幾天沒年輕旅客來東引玩,閒著也是閒著,邀我們進去喝茶吃餅乾。於是就在派出所裡,聊了一個多小時,意外感受到了東引人的親切與樸實。
初探東引市區:山坡上的聚落
離開警局後,騎車經過市區道路,本以為去過南竿和北竿這麼多次,應該早已習慣馬祖地形的崎嶇,但東引比我想像中還要高難度。島上的聚落幾乎都是沿著山坡興建,想找一塊真正的平地還真不容易。
國宅與軍事標語:東引精神的縮影
來到馬祖,少不了蒐集處處可見的軍事精神標語。第一個拍到的是位在民生國宅旁的「三民主義 統一中國」大標語。
沒想到這座偏遠小島竟也有國宅存在。後來才得知,這些國宅是東引的主流建築之一(在馬祖其他地方反而不常見),最早興建於1963年,原是駐軍參與地方建設的重要成果。1967年愛麗絲颱風肆虐東引,許多傳統民房毀損後,政府便在島上大興土木,建設國宅供當地居民及回流居民居住。
這次住的民宿就位在當地人口中的「20棟」——三義國宅內,也是東引規模最大的國宅之一。據說「三義」之名是為了紀念興建過程中殉職的三位國軍弟兄。
這一帶也是東引人口最集中,商業最繁盛的地區,許多東引知名的店家都圍繞在這一帶。
東引必訪:台灣最北的7-Eleven
對我們旅客來說最重要的是——島上唯一一間7-Eleven!這裡是我們在東引幾天內最常出沒的地方,不管是買咖啡、餅乾還是提款,全靠這間超商。
值得一提的是,這家7-Eleven還是全台灣最北端的門市,來到這裡別忘了跟外面的告示拍照打卡,為這趟遙遠旅程留個紀念。
品嚐在地陳高牛肉麵(朝露麵)
中午午餐就來到這家東引最有名的邂麵囉 (又名朝露麵),準備品嚐這裡的招牌美食——東引陳高牛肉麵與紅糟餛飩。由於東引餐廳選擇不多,幾乎每位遊客都是循著網路推薦來覓食,因此用餐時間一到,店裡早已排起長長人龍,還看到不少是前一晚在新臺馬輪上一起搭船的熟面孔呢~
這家店主打的陳高牛肉麵與紅糟餛飩,雖然都頗具地方特色,但坦白說,並沒有完全合我的胃口。店內環境較為擁擠油膩,加上服務態度偏冷淡,整體用餐體驗稍微打了些折扣。
反而意外喜歡上了看似平凡的鮮肉餛飩炒手細麵,味道紮實、口感不錯,成為這一餐中最讓人滿意的亮點。

小島大探索:東引一天小旅行
用過午餐後,就開始騎車探索東引的其他地方了,去了來東引必去的安東坑道和東引島燈塔,這兩個景點雖然都要爬不少的階梯,對於體力是有些需求,不過風景真的漂亮,真的推薦一定要去看看。在回來市區的過程中,又再蒐集對=到一個精神標語-「同島一命」。其實背面還有不同的標語,就讓大家來東引解鎖了。
整個東引面積僅有4.4平方公里,若騎機車的話,一天內大致可以逛完主要景點。不過由於島上地形崎嶇,幾乎沒有平地,想靠雙腳徒步走完,難度可不小呢。
但也正因如此,東引有種獨特的魅力——無論騎到哪個角落,幾乎都能看到湛藍的海景。這裡絕對是我走過台灣眾多縣市中,風景最美的一個地方之一。
東引的許多國宅建築,都漆上了鮮豔活潑的色彩,搭配牆面上的裝飾圖案,讓整座島嶼增添不少朝氣。
我特別喜歡這裡獨特設計的門牌和統一風格的店家招牌,滿滿的海洋元素,展現出與馬祖其他地方截然不同的在地美學。一直覺得這裡雖然屬於馬祖的一部分,但展現出來的氛圍卻跟南北竿很不相同。
緊急通知:明天可能關島!
正當結束硬核行程,準備回民宿小歇時,民宿老闆敲門帶來緊急消息:由於鋒面來襲,預測明天風雨會加劇,船班很可能停開!老闆提醒我們要盡快到郵局旁的船運公司辦事處確認情況。
從民宿騎向郵局的路也是驚險萬分,坡度非常地陡,整段路程像在玩雲霄飛車,驚險萬分。
抵達中華電信與郵局間的新臺馬輪辦事處詢問後,果然接到通知——明天的船班停航,無奈之下,我們只能接受在東引「關島」的命運。當天下午其實有加開一班臨時船班離開東引,但可惜當時沒有接到民宿老闆的通知,只能留島再戰。
郵局旁的這塊小廣場,是東引市區內少數稍微平坦的地方,兩家主要船公司(新臺馬輪、臺馬之星)的辦事處也都設在這裡。來這裡買船票或查詢交通資訊,都很方便。
這裡還有個可愛的燈塔造型郵筒,別忘了來拍拍照打個卡,留下一點屬於東引的小回憶。
海上山城風景:戰地九份的縮影
既然注定要「關島」多在東引逗留一天,還那就趁著天氣還沒變壞,繼續探索!從郵局附近的觀景平台往下望,整個中路老街密密麻麻地排列在山坡上,讓人聯想到九份山城的景致。難怪有人會把東引暱稱為「戰地九份」,這畫面真的是又壯觀又帶點滄桑。
忠誠門:東引的地標,昔日進出門戶檢查哨
從中路老街一路騎到最底端,來到忠誠門,這裡可以說是東引市區的地標之一。第一次看到海島上的小聚落會設立城門,真的覺得非常特別。
在中柱港尚未興建之前,忠誠門就是東引島對外的門戶,昔日船隻會直接停靠在忠誠門前的沙灘上,軍民進出、魚獲上下,全都經過這座城門。隨著中柱港完工,原本的沙灘也被填海成為今日的綠地廣場,忠誠門也失去了原有的實際功能,但歷史意義依然濃厚。
忠誠門建於1974年,城樓兩側豎立著「崇法務實、勤勞儉樸」八個紅底白字大字,樓頂立有一座持槍的戰士雕像。這尊雕像被當地人親暱地稱為「阿榮」,笑稱這位阿兵哥已經在這裡站崗超過四十年,成了東引人的精神象徵。
安寧廟:懸崖神祇的聚集地
距離忠誠門不遠,還有一間小小的廟宇——南澳安寧廟。這裡主祀老鼠沙大王、燕秀迦南大王、梯下王曹張劉四將軍等諸天神祇。
原來這些神明最初分散供奉於東引島三處偏遠懸崖絕壁上,因上香不便、祭祀中斷多年,後來發生一些異象,經由長輩扶乩問卜後,才決定將神明統一迎請到現址,成立了安寧廟。
安寧廟雖小,但因為位在中柱堤旁,成為了另一個看海的好地方。
中柱島:從孤島到連島
簡單參觀過安寧廟後,就往旁邊的中柱感恩亭前去。過去的東引和西引其實是兩座獨立的小島,中間隔著一塊叫做「中柱島」的礁岩,退潮時有沙洲可相連。西引島僅有三戶人家居住,在國軍建立大量軍事基地後,因為兩島之間的往來仍需依靠船隻運送,有些不方便,所以在1976年,為了便利軍事運輸,國軍興建了介石橋連接中柱島與東引本島,之後又在1989年完成了東西引連堤工程,自此兩島正式連接。
感恩亭裡立有前總統蔣經國的巨大塑像,亭下刻著「親切自然、奉獻犧牲」八字標語。不過可惜的是,我到訪時剛好碰上整修期間,就沒能登亭一探究竟了。
在感恩亭周邊,依舊能看到大量軍事氣息濃厚的標語,像是「繼開往來」、「中流砥柱」等,還有其他不少大石頭上也刻有各種口號,只是我拍了幾個就懶得一一記錄了。
這裡也是個不錯的觀景地點,一邊吹著海風,一邊眺望東引與西引的連島風光,別有一番滋味。
靜伏鱷魚:東引最像形奇景
騎車繼續向西引島前進,路上馬上看到巨大的紅色標語「事在人為、人定勝天」,還有中華民國國旗及東引反共救國軍的軍徽,這是為了紀念中柱港工程完工而立下的象徵。
再往山坡上行,抵達了奇景靜伏鱷魚。從西引島東側眺望西邊的半島,可以清楚看到一大片酷似靜臥鱷魚的巨大陸地緩緩延伸至海面,這是我在東引看過最名符其實的奇石地形,遠遠望去,真的像是一隻即將爬向大海的鱷魚。
踏上西引島,馬上感受到這裡的荒涼氣息。除了軍營和靶場外,沿路就是一整片的草原景色,空曠中帶著一種遺世獨立的孤寂感。
原本還想騎到更遠的國之北疆,但看著天色逐漸轉暗,加上沿途幾乎沒有路燈,還是決定保守起見,趕緊騎車回到熱鬧一點的地方。

東引晚餐:泰利食堂的暖胃驚喜
雖然東引因為人口集中,商業活動集中在中路老街周邊,感覺比北竿的塘后聚落來得熱鬧。不過在這裡找吃的還是會有些困難,尤其我來的時候是在淡季,從下午起東引就開始「關島」,下午很多收到訊息的遊客都馬上趕搭船到更為熱鬧的南竿了,所以讓東引這座島顯得更為冷清。
值得注意的是,東引因為資源有限、沒有菜市場或肉攤,許多餐廳都是預約制無菜單料理,想吃在地海鮮或家常菜,一定要提前打電話訂位。這天晚餐我選了當地很有名氣的「泰利食堂」。這是一對高雄女孩與賽車手老公在東引經營的小店,餐點以當地海鮮和蔬菜為主。
店內裝潢、家具和使用的食材,幾乎都是夫妻倆親手打造。每人收費600元,但菜色豐富到驚人,我當天就吃到了10道菜加1道甜品!
定番菜色像是法式繼光餅、淡菜莎莎餅、酥炸紅糟白帶魚都很出色,其他菜則依當季漁獲和時令蔬菜變化,完美呈現東引的風土滋味。加上店員們熱情地與我們分享故事,整體用餐體驗非常溫暖,是讓人還想再訪的一家店。
夜逛中路老街:靜謐中的韻味
吃飽喝足後,回到下午沒逛完的中路老街。整條老街不長,大部分路段都是由階梯構成,靠近忠誠門的一側則保留了許多使用花崗岩石砌成的傳統建築,在微黃燈光映照下,顯得特別有味道。
一般馬祖是以「一澳一村」的形式建村,但東引的人口主要集中在中路老街兩側,因此特別劃分成中柳村和樂華村兩個行政區。
這條老街原本是東引少見的天然溪流,隨著聚落發展,才改建為蓋上水溝蓋與階梯的道路,如今已成為獨特的社區景觀。
走到老街中央的小涼亭時,驚喜地發現四周種滿了迷迭香,整個空氣中瀰漫著淡淡的天然香草香氣,讓夜晚的散步也多了一絲溫柔與療癒感。
風雨來襲,「關島」正式開始
此時已過藍眼淚與星砂的季節,晚上的東引也沒什麼特別活動,加上前一晚在新臺馬輪上沒睡好,這天早早就上床休息。沒想到隔日一早醒來,外頭早已烏雲密布、狂風暴雨,真正的「關島模式」正式開啟。
關島期間的東引,比前一天更加寂靜冷清。走在應該是最熱鬧的中路老街,竟然不見半個行人,耳邊只有雨聲、風聲和遠方海浪拍打的聲音,整座小島宛如一座空城。
最北的小火鍋店:頂紅風味小火鍋
午餐不想重複昨天的餐廳,索性選擇了頂紅風味小火鍋,也是東引唯一的小火鍋店,應該也是全台灣最北的小火鍋了。
火鍋配料和台灣本島差不多,但多了些耐儲存的火鍋料,畢竟新鮮蔬菜在東引算是稀有珍品。我點了特別的紅糟鍋,酸酸帶點發酵酒香,個人不是太愛;倒是旅伴的酒香麻油鍋評價頗高,暖胃又舒服。
因為下雨的關係,所以前一天就跟民宿老闆說不續租機車了,所以這天只能繼續在中路老街溜達,看看這裡的老房子和海。
在這裡也看到大家都會拍的「湧泉浴室」字樣,這以前部隊水源不足的時候,東引阿兵哥洗澡休息的地方,現在已經改為叫麗晶宮的卡拉OK了。
走在老街階梯間,兩旁錯落有致的房子與前方無盡大海,即使是在雨天,也讓人覺得眼前的風景格外迷人。
原本想找家咖啡廳坐坐,Google查到鹹味島合作社營業中,結果走到店門口卻發現沒開門,這也是馬祖地區常見的突發狀況。只好無奈地折返回民宿繼續窩著看電視。
剩下的,就只有阿榮一人還堅守在忠誠門上,默默守望著這場風雨。
意外驚喜:壹參捌餐坊,在地青年返鄉經營在地風味個人套餐
晚餐本來一度擔心會沒地方吃,打了好幾通電話都被拒絕,最後找到一家新開的壹參捌餐坊,Google評論不多,抱著試試看的心態用Line詢問,沒想到老闆豪爽答應接單!
這家餐坊主打在地食材的個人套餐,有豬肉、雞肉、魚肉可選,價位落在300~450元之間。我跟旅伴分別點了魚肉與豬肉套餐。
結果出乎意料地好吃!尤其是那盤粒粒分明、用烏魚子與紅糟炒製的炒飯,讓我驚艷不已。壹參捌餐坊,直接躍升成為我在東引的愛店之一,跟泰利食堂並列。用料之大方以及廚師的炒飯功力,真的讓我這趟「關島」行程不會感到太難過。
原本打算去買莒興碳烤雞排當宵夜,結果又撲空。但好在經過泰利食堂對面,意外發現有一家叫雞肉男的小店,想說隨便點點就好,沒想到拿到手竟然是一大袋!
炸雞排、薯條、洋蔥圈份量十足,讓我撐到差點走不回民宿,可惜太餓了忘記拍照留念(笑)。
風雨中的海上小山城夜景
趁著雨勢稍歇,特地走到鐵騎堡欣賞夜景。密密麻麻的房屋點亮了東引的夜晚,比想像中更美一些。
旁邊還有一尊小小的軍犬雕像,靜靜陪著我一起望向海面。
鐵騎堡後面感覺就是無人的區域,黑漆漆的,讓我不敢再繼續前行。
關島期間的7-11也是一片空蕩,冷藏架上本該擺滿鮮食的地方,只剩下幾樣耐放的包裝冷食,配上阿兵哥在選購,超有末日感。
終於,離開了風雨中的東引
第三天中午,民宿老闆傳來好消息:加開了一班臺馬之星,終於可以離開這座被風雨困住的小島了!
立刻到船公司辦事處買票,拿到剛剛列印出來的船票那刻,真的有種劫後餘生的感覺。到了中柱港,原本以為會有很多人一同離開,結果登船人數比想像中少很多。
下午時分,船隻緩緩駛出港口,告別這座海上小山城。我望著窗外逐漸遠去的東引,不禁問旅伴:「你下次還要再來東引嗎?」
旅伴毫不猶豫地瘋狂揮手說「不要!」
我苦笑著想,這次的「關島」旅程,雖然帶來了不少不便,但也留下了許多無可取代的回憶。馬祖的美麗與不易,正是旅人們愛上這片土地的原因吧。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