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馬祖的歷史心臟|介壽村(山隴)、連江縣政府與八八坑道全攻略,感受最純粹的戰地風情與歷史記憶


馬祖最熱鬧的地方非「介壽村」莫屬,當地人又稱這裡為「山隴」。它不僅是南竿的行政中心,也為整個連江縣的縣治所在地。雖然名義上是全縣最熱鬧的聚落,但由於連江縣全縣人口僅一萬多人,還分布於四鄉五島之間,因此「熱鬧」的程度相對有限。整個介壽村實際居住人口也僅約 2,400 多人,還不包含遷居外地者,是中華民國轄下最迷你的行政中心之一。

小巧而寧靜的市區輪廓

站在街道中心,一眼就能看見介壽村的輪廓,村落不大,卻擁有屬於島嶼聚落特有的節奏與韻味。


白馬王公園與山坡上的鮮豔廟宇

在介壽村的底端,有一處綠意盎然的空間──白馬王公園。因為馬祖平地稀少,這座公園甚至進行了填海工程以擴大面積。

公園名稱來自於旁邊山坡上的白馬尊王廟,馬祖有許多類似這種規模不大的廟宇,色彩繽紛、牆面鮮明,看起來相當可愛。


廟旁就能遠眺海景,不過馬祖地形與軍事背景限制,使得當地並不適合發展海上遊憩活動,海中甚至可能藏有玻璃碎片或未清除的軍事設施,並不建議下水戲浪。


傳統石砌建築與在地特色

走在介壽村街上,許多建築物外牆都以石頭砌成,這也是馬祖傳統民居的特色。與台灣本島的建築風格截然不同,展現出濃濃的地域風情。

馬祖高中也位在這裡,是連江縣一帶的最高學府。若是住在其他島的話,可是要寄宿在附近,離島的學生要唸書也不容易,但如果要唸大學的話,也只能到台灣那邊去唸了,這也造成這裡年輕人大量外流的主因之一,畢竟大學都已經到本島生活了,畢業後會想回家鄉發展的,真的少之又少。

精神標語「枕戈待旦」

馬祖高中旁邊有個牆,上面提了四個大字-「枕戈待旦」,這也是在馬祖一帶最具代表性的精神標語,看到這四個字就可以聯想到馬祖。

「枕戈待旦」有立志殺敵,枕著武器睡覺等天亮到天亮的意思,主要提醒警這裡的軍人和鄉民要有時時刻刻都得有作戰的準備,也宣示著過去踏上馬祖的每個軍人和人民,不論現在想著誰,不論有多孤寂,留下了多少不甘願眼淚,只要踏上這裡,都只能抱著枕頭,為國家效忠,為中國的統一做準備。

這四字在當代看來雖與台灣主流價值略顯衝突,但也代表了過去戰地政務時代的歷史印記。

馬祖高中的籃球場,在學校就可以看到大海了

安靜又乾淨的巷弄小路

在這裡除了主要的道路外,其他的小路和巷子主要都是石板砌成的,而且走在馬祖的巷弄非常地舒服,因為這裡很安靜,路上沒什麼行人,也沒有需要閃避車子和機車的情況,是個很寧靜的小鎮。


我喜歡馬祖的另一點是這裡非常地乾淨,在路上幾乎都找不到任何的垃圾,連煙蒂都不會看到,牆上也沒什麼廣告貼紙之類的,看起來清爽多了,真的讚!讚!


連江縣政府大樓與「蔬菜公園」

縣政府大樓前方有一大片空地,是專門開放給居民認領耕種的「蔬菜公園」。馬祖多山少地,尤其在天候不佳時貨船停航更是常態,自給自足成了必須。居民便可在這裡種植蔬果,平時可食,遇特殊狀況也能成為物資補給的來源。


走在縣府前,不時會聞到濃濃的堆肥味,也顯示這裡使用的是友善自然的耕作方式。



福建省轄區的認同感與中國地圖牆

連江縣政府大樓正面仍清楚標示為「福建省」,畢竟馬祖與金門是中華民國管轄的福建省地區,與台灣省有所區別。這裡對「中華民國」的認同相對強烈,對「台灣」作為國家稱呼的接受度較低。

這裡很常見到包含外蒙古的傳統中國地圖與統一標語,這在台灣本島已極為罕見。

小島地形與陡峭的坡道挑戰

來之前原以為南竿島面積不大,哪裡都能走路到,結果發現錯得離譜──這裡地形多為陡坡,道路傾斜度高達 30 至 60 度,根本無法用雙腳輕鬆征服。機車和腳踏車在這種地形也非常具有挑戰性。


每次出門幾乎都在上上下下,不斷攀升又下降。



因人口老化與青年外流嚴重,這裡越來越多店面與住宅空置,街上多為老年人與阿兵哥。整體呈現出一種寧靜甚至略顯蕭條的氣氛,與台灣本島熱鬧觀光地大異其趣。


抵達八八坑道,感受濃烈軍事記憶

沿著陡坡而上,就來到著名的八八坑道。入口兩旁擺滿酒甕,營造出濃厚的地酒氣息。


八八坑道原為居民避難的山洞,後由軍方改建為戰車坑道,全長 273 公尺,曾能容納整個步兵團,直通南竿機場。命名為「八八」是為紀念蔣介石 88 歲誕辰,完工歷時長達十年。


戰地政務解除後,這裡被改為老酒存放坑道,恆溫 16-19 度的環境極為適合高粱酒熟成。主通道擺放的是十五年以上的陳年罈裝高粱,數量稀少、極具收藏價值;而側邊的通道則存放酒槽式高粱,整齊排列的酒桶極具視覺震撼。

光是走在裡頭,就能聞到濃郁的酒香,據說這裡的高粱度數高達 40 多度,風味厚醇,但也相當烈口,不是人人都能駕馭。


因為馬祖地小山多,能夠種植的農產品並不多,高粱是這裡少數可以大量生產的農作物之一,加上這裡的天氣較為惡劣,冬天風大且冽骨,因此就有釀造高粱酒,喝酒保暖的習慣,這也成為馬祖的主要名產之一。

不過馬祖的高粱名氣還是沒有金門高粱來得大,但聽說許多會喝高粱的人說,馬祖陳年高粱的風味會較為厚醇,可是這種酒的度數實在太高了,大概40多度,喝起來很烈,所以我並沒很喜歡目前主通道為罈裝老酒存放區,老酒儲存區放置的陳年高粱因停產之故,現存均為十五年以上,存量賣完即停,所以這些酒都非常地珍貴

裡面還有一些次通道是高粱酒系酒槽區。


這些釀酒桶,裡面裝的舊都是老酒,價值非常高,每個桶內的藏酒之價格,都可以買一台賓士車了。

下面流出來的都是高粱酒,這裡真的是名副其實的酒氣沖天,是我來過最香的一個景點,待在這裡時間長一點,說不定喔就會有點醉醺醺了

馬祖酒廠:小島上的最大企業

八八坑道出口不遠處,就是馬祖酒廠,也是整個馬祖地區最大且最具代表性的企業。這裡以釀造高粱酒與老酒聞名,是來馬祖旅遊不可錯過的重要據點之一。

馬祖酒廠有開放參觀、購買和試喝這裡的酒裡面的面積不大,走一圈大概5分鐘,也有展示很多酒廠出產及得名的酒。不過我對高粱酒其實興趣並不大,加上我要去下個景點的公車也快到了,於是匆匆逛一下酒離開,沒有留下太多的印象。

在馬祖的反思與結語

雖然這次到馬祖的主要目的並非觀光,但在短暫的停留中,我卻深刻感受到這座島嶼獨有的歷史氛圍與生活節奏。從軍事遺跡、在地生活,到讓人汗顏的陡坡與寧靜街道,一切都讓人印象深刻。

每一步都像走入歷史裡的畫面,每個轉角都藏著不為人知的故事。馬祖或許沒有金門、澎湖那樣的觀光熱潮,卻因此保留了更純粹的島嶼樣貌。也讓我期待下次能有更多時間,更深地走進這片土地。

張貼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