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南竿福山照壁上的「枕戈待旦」,是馬祖戰地精神的代表
其為一座高五層的建築物,位於福山公園山頭上
因早先擁有如金砂般細緻的沙灘,故名金沙,後寫作津沙,
早年漁產興盛,這裡的居民除海上捕撈外,
也兼營釀酒、藥鋪、商號、煙館等行業,
因人口總多,曾是南竿第2大村。
抗戰時期,日軍為控制閩江口航道進出,
有一班兵力據守在西邊山的「雁廬」,
而後隨著兩岸對峙,鄰近漁場又遭逢破壞,於是居民紛紛外遷
廢棄的房子散落在臨近的山坡上,看起來很像縮小版的九份或芹壁聚落
很多人都會在這裡拍不少的網美照
海邊的防空洞改裝成廁所,廁所旁就是個小屋,上面寫著”鐵血“兩字
因為精彩的古厝群,加上縣政府與社區發展協會的推動,
這裡不少的建築被改建為民宿,也有一些些的咖啡館,
不少遊客都到南竿都會選擇住在這裡。
我當初也有考慮過,但想到因為我沒有租機車,
加上這裡的位置有點偏,晚上沒什麼店家營業,
吃東西都可能會成為問題,就沒有住這裡了。
走進聚落內的小巷子,感受哪些被遺留下來的馬祖傳統建築
其為一座高五層的建築物,位於福山公園山頭上
這是馬祖最顯目的海上地標,大家乘船進入福澳港口前,
遠遠地就可見到佇立山坡上「枕戈待旦」四個大字,
是蔣中正總統於1958年蒞臨馬袓巡視防務時,
為鼓勵地區軍民不忘復國之志而親筆所題,經銘刻碑石,
與金門太武山上的「毋忘在莒」同享盛名
當天剛好沒什麼公車前往這個公園,沿路上來都要走這樣的山路
遠遠地就可見到佇立山坡上「枕戈待旦」四個大字,
是蔣中正總統於1958年蒞臨馬袓巡視防務時,
為鼓勵地區軍民不忘復國之志而親筆所題,經銘刻碑石,
與金門太武山上的「毋忘在莒」同享盛名
當天剛好沒什麼公車前往這個公園,沿路上來都要走這樣的山路
不過這裡除了看海,也沒什麼好看的
在枕戈待旦紀念碑下方是個特產店,有賣一些茶葉蛋、冰淇淋、在地土產等商品,
可以在這裡買一些小吃休息一下,不過我是吃飽才過來的。
因早先擁有如金砂般細緻的沙灘,故名金沙,後寫作津沙,
早年漁產興盛,這裡的居民除海上捕撈外,
也兼營釀酒、藥鋪、商號、煙館等行業,
因人口總多,曾是南竿第2大村。
抗戰時期,日軍為控制閩江口航道進出,
有一班兵力據守在西邊山的「雁廬」,
而後隨著兩岸對峙,鄰近漁場又遭逢破壞,於是居民紛紛外遷
廢棄的房子散落在臨近的山坡上,看起來很像縮小版的九份或芹壁聚落
很多人都會在這裡拍不少的網美照
很佩服以前這些住在山坡上的人家,每天進出家門都要經過這層層的樓梯
看著這些遺棄的小屋鑽出許多的藤蔓,讓建築添加了一些滄桑感,
海邊的防空洞改裝成廁所,廁所旁就是個小屋,上面寫著”鐵血“兩字
因為精彩的古厝群,加上縣政府與社區發展協會的推動,
這裡不少的建築被改建為民宿,也有一些些的咖啡館,
不少遊客都到南竿都會選擇住在這裡。
我當初也有考慮過,但想到因為我沒有租機車,
加上這裡的位置有點偏,晚上沒什麼店家營業,
吃東西都可能會成為問題,就沒有住這裡了。
走進聚落內的小巷子,感受哪些被遺留下來的馬祖傳統建築
雖然巷弄的區域範圍不大,但氣氛營造得很好,石頭屋、木板屋和水泥屋錯落在期間,
每個小角落都是個漂亮的景色。因為這裡大部分房屋都是住宅或民宿,
在穿越這些巷弄時放輕腳步,除了不打擾這些的住戶外,也讓自己的心境靜下來,
在路上買了有馬祖特色的娣餅,這次馬祖行,不知吃了多少顆娣餅
雖說每一家的材料都差不多,但味道和口感我個人覺得都有差,而且是蠻明顯,
津沙這裡也是馬祖主要的釀酒重地,在這裡到處都可以看到酒甕,
有些是單純做裝飾,也有不少是有在釀酒的,
有幸的話,可能會碰到有人現場在一旁的空地釀酒。
每個聚落都會有的廟宇,這家津沙天后宮是當地的信仰中心,
相傳在在廟宇建造時,村內長老與雕塑師都受到媽祖顯靈託夢,
因此將媽祖聖像塑造為黑面媽祖,這也成為津沙天后宮的特色。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