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橋,檳城-馬來西亞最易抵達的華人水上漁村,體驗在地漁民傍水而生的生活印記.


姓氏橋是大家來馬來西亞檳城必定不會錯過的景點,建於19世紀中期的,是華人最早落腳在檳城的地點之一,也是體現馬來西亞沿海華人漁村地景的景點案例。為了方便出海捕魚,大家依照各姓氏宗親分而聚局,各自在海灘濕地建立木橋和房子,最長者向海深處延伸約500公尺,形成馬來西亞獨特的水上村落。在2008年隨著喬治市其他古蹟一起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這裡最初是有9座姓氏橋分佈在這裡,但因為檳城政府要興建組屋(國宅)而拆除其中兩條。這次來檳城的時間有限,就來參觀比較多遊客會來訪的姓周橋、姓李橋和什姓橋。

在馬來半島西海岸因為地形因素,沿海地區除了海灘外,就是大片的的紅樹林泥潭地,為了方便出海捕魚,華人在19世紀定居南洋時,開始陸續在河口泥潭地上興建高腳屋與木橋,這樣漁船就可以直接停泊在家附近,減少上下船和卸貨的時間與距離,漸漸演變成的獨特的華人水上村落。

到目前為止馬來西亞各地還留有40多個華人水上漁村,部分臨近大城市的也開始轉型為觀光勝地,像是靠近檳城的角頭(Tanjung Piandang)、十八丁(Kuala Sepetang)、古樓(Kuala Kurau),吉隆坡附近的吉膽島(Pulau Ketam)、五條港(Sungai Lima),以及臨近新山很受新加坡遊客歡迎的龜咯(Kukup),這些都是馬來西亞知名的華人水上漁村。檳城近期也成為台灣人和大陸人熱愛遊玩的城市之一,位在東北角的姓氏橋也成為全馬最知名的華人漁村,也是遊客最易到訪的。

在附近找個停車位停好車子後,先從距離停車場最近的姓李橋開始逛起。

姓李橋是現存7條姓氏橋中,最晚建立的之一,目前住著約25戶人家,最初的位置已經被徵收為興建在碼頭,所以在19世紀末搬遷至今。因是整條橋異地重建,故其佈局相對其他姓氏橋是較為整齊,建築風格也較一致。


因為房子密密麻麻地分佈,如果不細看木橋下的空隙,很難注意到自己是走在海上。在這裡大多數房子都是有人居住的,而且都以老人家為主,因此來這裡參訪要注意自己的聲量,不要發出太大的噪音或隨意進入別人家的範圍。

馬來西亞沿海的房子因為要防止海鹽的侵蝕,所以幾乎每年都會重新粉刷,而且粉刷的顏色都特別顯眼,走在各個漁村都會看到每間房子都非常鮮豔,尤其是在非常觀光化的姓氏橋一帶。

在這裡就可以看到房子都是建在濕地上,是由這些細細的柱子撐起。

相比起其他地區的華人,馬來西亞華人對於宗教是更為敬畏的,尤其是經常需要與大自然搏鬥的漁村,在這裡民間信仰的氛圍很濃烈,在每個房子前都可看到祭拜天官、土地公、媽祖等神明。


雖然姓李橋這裡遊客數量不少,但這裡的房子大多還是維持原本居住的用途,加上有經過修繕整理,想要感受姓氏橋原本的風貌,來這裡逛逛是不錯的選擇。


很有南洋風味的木簾,用以遮擋陽光和保持隱私權,有些人家或店家會特別在這些木簾上作畫,經過看到的時候可以細細欣賞,比較這些木簾已經越來越少見了。

什(雜)姓橋是姓氏橋比較特別的一座橋,這裡住在不同姓氏的人家。

每一戶人家都會特別在自家範圍前設置欄杆,以顯示私有範圍,來這裡遊玩的時候也要注意這點,不要隨意跨進別人家的範圍。


橋的盡頭往往是風光最好的地方,幾乎每座橋的味道都會特別做一些裝置,好讓遊客在這裡打卡拍照。


膽子夠大的,可以往更深處去

在這裡可以看到臨近海墘填地(Pengkalan Weld、Weld)的玄母殿,那邊也是個傳統漁村,目前遊客數量較少,不少檳城人口袋中的美食清單分佈在哪裡。

簡單地逛過姓李橋和什姓橋後,現在就前往名氣最大的姓周橋了,才剛剛到橋口就感受到氛圍非常地不一樣了。

香火鼎盛的廟宇

不愧是觀光化最徹底的橋,這裡聚集了非常多的遊客,很多住家都改建為商店和民宿,窄窄的橋面上也擺起攤位,真的非常熱鬧。


在橋中段這裡,還保留了當地居民生活的痕跡,很難想像住在觀光勝地內的生活,尤其是這種非常密集狹窄的空間。坐在家裡的客廳看電視,都可感受到外面人潮滿滿都是遊客,居家生活彷彿一直被人注視。

每一戶都隔得非常近,打開窗戶就可窺見鄰居的生活。

在這裡商店、小吃店家非常多,吃吃買買也花上不少時間,雖然失去了漁村的原味,但畢竟城市是不停地在發展,不成為觀光勝地的話,可能姓氏橋就成為歷史名詞,早就被拆掉了。

因為遊客數量多,橋面又沒護欄,走在這裡真的要小心呢~

在橋的末端也有一座宮廟。

下午天氣很熱的時候,又不想呆在商場內,其實來姓氏橋逛逛也是不錯的選擇,相對其他戶外景點,這裡至少陽光沒這麼曬,加上海風吹拂,感覺沒這麼熱。這裡也是探索當地華人生活印記的最好地點之一。

張貼留言

0 留言